高溫工況板式換熱器介質間內漏:隱蔽風險溯源,精細防控保安全
來源: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9-11
高溫工況(≥150℃,極端場景達 400℃)下,板式換熱器介質間內漏(冷熱介質通過板片缺陷或密封失效混合)具有極強隱蔽性,初期易被忽視,長期運行會導致高溫介質污染(如導熱油混入冷卻水、酸性介質滲入工藝流體)、設備腐蝕加劇(混合介質腐蝕性可能提升 3 倍),甚至引發(fā)(如易燃高溫介質與空氣混合)等重大安全事故。某化工企業(yè)因內漏導致高溫導熱油污染冷卻水系,整批次產品報廢,損失超 500 萬元。從板片高溫腐蝕穿孔到密封失效串流,從焊接缺陷到熱應力裂紋,高溫特因使內漏成因更復雜,通過科學溯源與精細防控,可及時消除隱蔽風險,保障高溫工藝安全穩(wěn)定。板片高溫腐蝕與損傷是內漏的**原因,占比超 60%。高溫下介質腐蝕性***增強,如 200℃酸性溶液腐蝕性比常溫高 3 倍,會加速板片點蝕穿孔,某 200℃化工反應系統(tǒng) 316L 板片運行 1 年出現(xiàn) 0.2mm 點蝕穿孔,導致酸性介質滲入冷卻水,更換耐蝕性更強的 Hastelloy C-276 板片(200℃酸性介質中年腐蝕率<0.01mm)后,內漏消除。高溫氧化會破壞板片表面鈍化層,316L 不銹鋼在 250℃以上易形成氧化層(厚度超 0.05mm 即脫落),某 250℃高溫氣體換熱器板片氧化層脫落,局部出現(xiàn)銹蝕,引發(fā)內漏,通過定期鈍化處理(硝酸溶液浸泡)修復鈍化層,后續(xù)運行 2 年無內漏。此外,高溫下板片熱疲勞損傷(如溫度頻繁波動 ±20℃)會產生微裂紋,某 180℃工況設備因工藝波動,板片出現(xiàn) 0.1mm 熱疲勞裂紋,冷熱介質通過裂紋混合,采用滲透檢測(PT)定位裂紋并更換板片后,內漏解決。密封系統(tǒng)高溫失效導致介質串流,引發(fā)內漏。密封墊高溫老化硬化會使密封面貼合間隙增大,F(xiàn)KM 密封墊在 200℃工況下使用 2 年后,彈性保持率從 85% 降至 40%,某 200℃導熱油換熱器因密封墊老化,導熱油微量滲入冷卻水,泄漏率達 1×10??m3/h,更換 FFKM 密封墊(300℃下彈性保持率≥75%)后,泄漏率降至 1×10??m3/h 以下。密封墊安裝錯位(高溫下操作不便導致偏離密封槽)會形成介質通道,某安裝現(xiàn)場因密封墊變硬,安裝時偏移 1.5mm,運行后高溫介質通過間隙串流,重新對齊安裝并涂抹高溫潤滑脂(二硫化鉬脂)后,內漏停止。多流道換熱器中某前列道密封失效,會導致該流道介質與其他流道混合,某四流道 200℃溶液換熱器,中間流道密封墊損壞,工藝溶液混入冷卻流道,拆解后更換對應密封墊并逐一檢測其他流道,確保無遺漏。焊接缺陷與高溫應力釋放加劇內漏風險,需重點關注。大型拼接板片的焊接處若存在虛焊、未焊透等缺陷,高溫下焊接應力會緩慢釋放,導致焊縫開裂,某 300℃熔鹽換熱器拼接板片焊縫因應力釋放出現(xiàn) 0.3mm 裂紋,熔鹽與導熱油混合,重新焊接后進行高溫時效處理(280℃保溫 2 小時)消除內應力,后續(xù)運行 3 年無內漏。板片與法蘭焊接處高溫下易出現(xiàn)熱應力裂紋,某 200℃工況設備法蘭焊接處因溫度驟升 50℃,出現(xiàn) 0.15mm 裂紋,采用氬弧焊補焊并進行無損檢測(UT)確認合格后,內漏解決。此外,焊接過程中引入的雜質(如氧化鐵)在高溫下會加速腐蝕,形成內漏通道,某焊接處因雜質導致局部腐蝕,通過金相分析定位腐蝕點并修復,內漏問題解決。高溫工況下內漏排查需采用專業(yè)方法,突破隱蔽性難題。介質成分檢測可精細定位內漏,如在冷卻水中檢測導熱油成分、在工藝流體中檢測冷卻水離子,某 180℃導熱油換熱器通過檢測冷卻水中的油含量,提前 7 天發(fā)現(xiàn)微量內漏,比傳統(tǒng)壓力檢測更靈敏。高溫水壓試驗(用 1.2 倍設計壓力的高溫水,保壓 60 分鐘)結合氦檢漏技術,可檢測微小泄漏(泄漏率≤1×10??m3/h),某 250℃工況設備通過該方法,發(fā)現(xiàn) 0.1mm 板片微裂紋,避免重大安全事故。溫度場監(jiān)測可輔助判斷內漏,內漏部位因介質混合會出現(xiàn)局部溫度異常,某 200℃換熱器通過紅外熱成像儀,發(fā)現(xiàn)局部溫度比正常區(qū)域低 8℃,拆解后確認板片穿孔,及時修復。預防高溫內漏需建立全周期管控機制:選型時優(yōu)先選用耐高溫腐蝕材質(如 Hastelloy 合金、鈦材);安裝時確保焊接質量,進行 100% 無損檢測;運行中定期監(jiān)測介質成分與溫度場,每季度進行氦檢漏;停機時徹底排空流道介質,避免高溫腐蝕與氧化。某化工園區(qū)通過這些措施,高溫換熱器內漏故障發(fā)生率從每年 8 次降至 1 次,未再發(fā)生因內漏導致的安全事故與經(jīng)濟損失。